【学院要闻】中国传统文化的六大当代价值 ——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刘玉堂做客我院
学通社讯(记者董莹洁 刘华 张师)11月6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玉堂教授做客我院,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主题,结合社会的典型事例,为学术报告厅的60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讲座。讲座由院党委副书记高志宏主持。
“‘知行’二字代表着学院的传统和声誉,贴切的反映了学院做学问的本质,重视理论与实践合一是与最先进的教育理念相吻合的。”讲座一开始,刘教授就从我院校名讲起,诠释了“知行”的深刻含义。
在讲座中,刘玉堂教授风趣幽默的谈吐,智慧大气的言论让在场师生拍手叫绝,会场不时发出阵阵掌声。在论述“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理论水平”这一价值时,刘教授以“汾酒广告词创新”为例,为大家讲解了传统文化在商业领域的价值。“汾酒的原广告词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巧借《三国演义》中‘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创新为‘喝酒必汾,汾酒必喝’,使其深入人心。”他认为,传统文化也要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自我创新。
针对网络低俗文化,刘教授强调,要坚决抵制对传统文化的扭曲和颠覆现象,反对文化的庸俗化。“文化不是仅作为消遣而存在的,而是宝贵的财富。文化经济应该是健康、向上的,而不是以牺牲前辈留给我门的文化资源为代价换取的利益。学习、继承、弘扬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我们当代青年的责任所在。”
刘玉堂教授以传统文化元素为媒,通过古今对比、深入浅出的讲述传统文化。以社会上存在的典型事件为例,运用正反对比、中外对比的形式,刘教授总结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理论水平、有利于丰富文化知识、有利于增强道德修养、有利于发展文化经济、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6个方面的当代价值。
“开放创新是坚持进取精神、实现我院新发展的必经之路。”党委副书记高志宏指出,在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刘玉堂教授以多个社会例子的灵活运用,深刻讲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对‘知行’的理解更是展现了我院的和谐文化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