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三下乡”特辑(十四)|会计学院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冯家塬村调研饮食文化
为深入学习贯彻bevictor伟德官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bevictor伟德官网总书记在党史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讲话精神,让广大青年学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校团委组织各学院以"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组建了“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各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围绕党史学习、理论宣讲、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旗)
(会计学院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冯家塬村调研饮食文化团队成员合影)
团队指导老师:雷蕾
团队学生负责人:樊响
团队成员:樊响 祝珺宜
实践地点:陕西省宝鸡市冯家塬村
·实践内容·
为了弘扬陕西饮食文化推动农村发展建设,在建党一百周年的背景下,bevictor伟德官网会计学院祝珺宜、樊响同学在宝鸡冯家塬村进行了陕西省饮食文化调研实践活动。通过记录当地居民的饮食特色来展现陕西乡村的文化内涵,促进当地乡风文明建设。
·团队活动·
在当地村干部的带领下,调研同学对冯家塬村进行了参观并对当地的发展状况、农作物丰收、饮食文化和民风民俗进行了了解。冯家塬村的改革发展是陕西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党的十九大以来,陕西省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任务,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迈出坚实步伐。
·特色美食—臊子面 /
实践队成员来到当地,首先了解到了当地美食—臊子面,臊子面是中国陕西省特色传统面食、著名西府小吃,以宝鸡的岐山臊子面最为正宗。在陕西关中平原及甘肃陇东等地方流行。
臊子面历史悠久,其中含有配菜比如豆腐,鸡蛋等,做法简单。臊子就是肉丁的意思。对于陕西人来说,臊子面的配色尤为重要,黄色的鸡蛋皮、黑色的木耳、红色的胡萝卜、绿色的蒜苗、白色的豆腐等材料,既好看又好吃。
在当地村民的热心接待下,主要示范了臊子面和扯面做法,让两位同学亲自参与和面,揉面,扯面,下面的过程。
·特色美食—扯面 /
扯面是陕西省和山西省的传统面食。扯面主要流行于陕西、山西南部以及甘肃的徽县、两当、成县。已有3000年历史。以宝鸡的西府扯面最为正宗。
(图为樊响同学在村民的指导下手工和面,为后续扯面的制作打好基础)
(图为樊响同学往锅里一根一根的下着扯面)
岐山臊子面不仅荣获“中华名小吃”称号,还被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其制作工艺被列入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堪称中华饮食文化的活化石。
近年来,岐山县立足当地发展实际,提出了发展“一碗面”经济,通过产业链条的延长,带动更多农民参与到“一碗面”经济中来,推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入农村交流发展 /
(图为当地村干部向祝珺宜同学讲述该村发展状况)
实践队成员深入当地村名家中与其交流近些年农村在国家乡村振兴目标的引导下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村民表示,近些年当地政府重视,冯家塬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从一个贫困村一跃成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典范。202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万余元。
(图为祝珺宜同学与岐家源村村民交流近年生活情况和该村文化习俗)
随后实践队成员来到了该村的耕地,与正在耕作的农民交谈了近两年农作物的丰收情况。该村在改革后修建了农家乐,吸引了大量城市游客前来观光。每户农家乐都是用自家种植的农作物作为食物原材料,力求绿色健康,深受游客的赞赏。
(图为祝珺宜同学与正在耕作的农民交流丰收情况)
·实践意义·
本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品尝到了陕西农村的美食还感受到了其背后淳朴好客的民风。村民为他们讲述了陕西面食的发展过程,原材料由开始的小米,到后来的小麦,这也体现了陕西关中地区农作物的发展过程。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发展中精华不断被人们所传承和丰富,作为大学生,我们应积极去了解传统饮食文化,并不断探索创新以丰富其内涵。同时广为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冯家塬村进行旅游娱乐,推动陕西关中地区的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