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三下乡”特辑(二)| 人文学院“青春知行"赴红安县社会实践项目团队

作者:编辑:校团委来源: 发布时间:2022-08-16点击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bevictor伟德官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bevictor伟德官网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以迎接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结合学习党领导下中国青年运动的百年历程,引导bevictor伟德官网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民情,通过社会实践受教育、增才干、作贡献”,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经学校研究决定,今年暑假面对全校青年学生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各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围绕党史学习、理论宣讲、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

bevictor伟德官网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旗)


人文学院“青春知行”暑期“三下乡”

赴红安县社会实践项目团队

bevictor伟德官网

(团队成员合影

团队指导老师:刘星、任秀霞团队口号: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团队学生负责人:张泽坤团队成员:张泽坤、廖蕙雯、杨蕙宁、魏玉林、许欣婕、罗颖、李明航、李震、雷思月、臧梦柯、胡俊秋、李涛实践地点: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实践时间:2022年6月12日—6月19日


01

团队实践内容

为深入学习贯彻bevictor伟德官网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示范作用,动员各方力量。bevictor伟德官网“青春知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一行走进“红色革命故里”、“中国第一将军县”的湖北红安县,开展“追寻先烈足迹,挖掘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社会实践,并运用专业所学,拍摄宣传片、合影照片、做视频直播、编辑新媒体推文,上了一堂沉浸式“行走的大思政课”。

,时长04:15

bevictor伟德官网

(实践团拍摄制作红安长胜街宣传片)


02

团队实践活动

PART 01

bevictor伟德官网

追寻红安先烈足迹

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6月13日至19日,“青春知行”社会实践团一行11人走进黄冈市红安县,围绕“重走红色足迹,宣讲红色文化,领悟红色精神,争做红色榜样”主题,在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中,共参观了董必武故居、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七里坪镇长胜街、李先念故居、姜家岗烈士纪念园等红色教育实践基地。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在黄麻起义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下,实践团成员们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吟诵起这首在湖北红安流传的歌谣,感慨革命年代,红安数万民众揭竿而起发动“黄麻起义”的宏伟场面。

(黄麻起义与鄂豫皖苏区纪念园)

走在一条由花岗石条铺就的600米长路,两旁一栋连着一栋青砖黛瓦建筑群构筑的长胜街道上,这条有着红色革命遗址及非遗沉淀的古街,一张张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实践团成员们观红四方面军战士用过的大刀、长矛、衣物及日常用品,也感受“红安大布”和“根雕”等非遗文化背后的红色故事。

长胜街

 “我在墓碑前发过誓,只要还活着,就时不时来看看他们,给他们扫扫墓,跟他们说说话。”在七里坪镇,实践团还拜访了一位84岁的老党员、姜家岗红军烈士守墓人——姜能山爷爷。实践团成员们在陵园一边清扫墓碑、除荒草,一边听姜爷爷讲述姜家岗红军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也敬佩姜爷爷不为名利、60多年如一日,默默为无名烈士守陵的事迹。“红军们为革命吃了很多苦,丢掉了性命,他们找不到亲人,那我就是他们的亲人”,团队成员张泽坤感叹:“爷爷的信念很有力量,也很伟大”。

bevictor伟德官网

(姜家岗烈士陵园)

bevictor伟德官网

(姜能山老人)


PART 02

bevictor伟德官网

拍照、直播、做短视频

更好推介家乡红色文化

 在此次“三下乡”中,来自红安籍的罗颖和麻城籍的李震两位成员,则充当“导游”和“翻译”,带领实践团不仅重走了红色足迹,还利用所学广播电视编导、新闻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优势,通过为老党员拍摄合影照片、抖音视频直播录播、宣传视频拍摄,制作微信公众号新媒体推文等多种形式宣传和讲解了当地红色文化。

bevictor伟德官网

 “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长胜街成立了黄麻起义指挥部,拉开了黄麻起义的序幕”,在董必武纪念馆和长胜街,罗颖利用团队开设的抖音账号,直播出镜,广编专业的杨蕙宁则作为“摄影师”,拿着稳定器和直播手机,穿插各种革命事件和实物场景,为大家呈现一场线上沉浸式红色思政“微课堂”。在长胜街,罗颖还邀请团队成员廖蕙雯一起,踏着青石板砖,触摸遗址瓦墙,在镜头前述说,家乡这条承载了光荣岁月的红色街道。

 “知道让我来作直播讲解时,其实我是比较退缩和犹豫的,因为不够自信,担心讲不好”,罗颖说,后来在指导老师和成员们的鼓励下,大家分工配合,也顺利完成了3场红色景点的直播和视频拍摄,“我愿意作为一名红色文化传播者,继续挖掘红安故事,讲好家乡红色文化”,罗颖说。

     据团队队长张泽坤介绍,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共计拍摄照片上千张,其中为老党员拍摄并制作赠送的合影10张,另外剪辑了7部日常短视频2部专题宣传片,利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发送介绍推文30余篇,后期还会将各成员实践心得和实践报告整理交给共青团红安县委,供资料留存。

bevictor伟德官网

(开设的新媒体平台)


PART 03

bevictor伟德官网

探访“旅游+非遗产业”

感受乡村振兴发展

实践期间,实践团在红色革命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存的七里坪镇长胜街,从探访红安大布传统纺织技艺到根雕艺术,再到古色古香的传统书法文化,团队成员在每一位艺术家的带领下,体验纺线车纯手工编织棉质珍品,木根雕塑艺术和书法笔墨的文字魅力,也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的红色精神。

bevictor伟德官网

“你看我,提一下,脚踩一下,就成了”,在长胜街红安大布传统纺织技艺非遗工坊内,60岁的红安大布传承人黄珍兰孃嬢双脚熟练地踩动踏板,给成员们演示“大布是怎么织成的”。黄孃嬢还手把手,教罗颖在织布机上过了一把“织布瘾”,“密密麻麻的棉纺线交织在一起,‘棋布星陈’,黄孃嬢太厉害了”,罗颖激动的说。黄孃嬢也呼吁,“现在90后、00后来学习红安大布的不多见,要更长远传承这门工艺,还得靠年轻人多多宣传,有更多的人前来学习”。

走进长胜街叶伯奎的根雕艺术传习所,看到叶伯奎正在雕刻着一段树根,他神情专注,一刀一刀,不紧不慢,而两旁墙上挂着两幅牌匾,远远看上去像是书法作品,走近细看才发现,每一个字都是用树根雕刻而成。根雕艺术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寻求创新,才是继承根雕艺术的有效之路”,在叶伯奎的讲解下,团队成员更近距离的观赏了《向往人间》《鹰击长空》《鲲鹏展志》《行吟》等作品。
走过八一长胜桥,实践团来到张家湾村的华润希望小镇,白墙青瓦,小桥流水,集“共享文化、非遗文化和红色文化”于一体的旅游小镇,也足让成员们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景。成员们还在小镇田间地头,拍照合影,记录乡村取得的变化发展。


03

团队实践意义

bevictor伟德官网

(团队合影)

团队指导老师刘星表示,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让青年学子走进红色故里,走近家乡文化,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的青年学子的实践行动中,以自身专业所学来推介家乡,是一堂难忘而有意义的思政课堂。

© Copyright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bevictor伟德国际官网|始于英国源自1946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6608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