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激扬青春志 奋斗成就中国梦|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校级团队答辩会顺利举行
为引领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教育体系与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校团委组织各学院以“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共组建27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围绕党史学习、深入基层、服务社会、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0月19日,校团委组织13支实践团队在知真楼418室开展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校级团队答辩会,党群工作部部长汤姣云、学校工会委员会主席冯斌,学生工作部部长王刚担任评审。
会计学院
“紧握文化接力棒
乡村振兴启航程”调研团队
团队指导老师:谢剑玲
团队负责人:辜晨姝
团队成员:赵悦彤、王子颖、宋姗娜、桂槟果、程丹
实践地点: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五祖镇五祖寺、东山问梅村东山小镇
项目简介:会计学院“紧握文化接力棒 乡村振兴启航程”调研团队旨在身临其境体验非遗,深入发掘禅宗文化、黄梅戏、黄梅挑花等非遗文化的深厚魅力,探寻五祖镇是如何以“文旅结合”的方式来弘扬非遗文化,并深刻探寻五祖镇是如何以“文旅结合”的方式来弘扬非遗文化,讲好黄梅戏和黄梅桃花的非遗故事,做好非遗文化的宣传员和传承人。
机械学院“点亮科技梦想”团队
团队指导老师:石晶晶、王松、李伟健、张斯阳
团队负责人:蔡亚鹏
团队成员:孔维安、刘凡、罗冯宇、石亚楠、晏世贸、张知达、朱东升、汪成樾、陈子康、解微微、苏春雨
实践地点:天门市胡市镇小学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清泉镇第三实验小学
项目简介:机械学院“点亮科技梦想”团队赴天门市胡市镇小学和黄冈市浠水第三实验小学两个服务地点开展以“放飞科技梦想,点亮理想星河”为主题的3D打印技术科普宣传活动。宣讲3D打印技术知识,现场展示3D打印,并为每个孩子做出一份浮雕照片作为礼物,教大家动手操作,让小朋友们感受科技的魅力。
艺术学院
“艺心向党 青春筑梦”
红色实践项目团队
团队指导老师:李琨
团队学生负责人:张锐
团队成员:张一鸣、余湘、彭雪、李惠雯、周凯文、彭秋怡、伍培林
实践地点:武汉市黄陂区祁家湾街道下辖祁顺社区、朝前社区、土庙社区等地
项目简介:艺术学院“艺心向党 青春筑梦”红色实践项目团队在武汉市黄陂区祁家湾街道的一万余名适龄青少年中开展公益托管服务,在托管班中组织开展“大手拉小手”结对帮扶活动,通过课业辅导、素质拓展等形式,为留守儿童、双职工家庭儿童开展关爱活动;同时,打造“多彩课堂”,涵盖美术、手工、剪纸、主持等内容,满足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与当地消防、公安一起开设安全教育课堂,增强了托管班学生的安全意识。
经济与管理学院知行梦之队
指导教师:管艳、甘露
团队学生负责人:邵鑫
团队成员:杨欣、龚郑、汤奥成、郑珊珊、王炅锡、刘沂松、葛颖颖
实践地点:湖北省安陆市高庙村
项目简介:经济与管理学院“知行梦之队”前往安陆市高庙村对当地村民就业、医疗、居住环境等问题展开调研。针对不同受众我团队组织开设“红领巾爱学习”主题队课5节、“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微团课7节、“牢记嘱托,勇毅前行”主题党课3节。在实践活动中,与当地留守儿童互动,送去爱心,针对调研结果,整理出四点可行性建议,并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和采纳。
人文学院“伟德国际1946”暑期实践团
团队指导老师:肖凯、冯姗、万蕾
团队负责人:袁鹤绮
团队成员:庞珺予、肖安娜、荣苑杉、孙雪、谭诗语、刘乐天、黎俊余
实践地点: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街道创造村
项目简介:人文学院“伟德国际1946”暑期实践团选取了曾是国家重点脱贫村的狮子山村、东风新村、创造村作为调研重点。设计四类调查问卷,针对不同的人群设计了四大类访谈提纲,调查大学生不了解政策,不愿意返乡的原因,并与学院融媒体中心开展合作,汇集三大专业的同学共同组成校企合作宣传队,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产业宣传,结合团队自行设计的一款微信小程序,以政策宣讲、产业宣传、电商销售、直播专区四大入口为主,将实践内容与长轩岭街道的发展融合宣传。
人文学院“青春知行”社会实践团
团队指导老师:刘星、任秀霞
团队学生负责人:张泽坤
团队成员:廖蕙雯、杨蕙宁、魏玉林、许欣婕、罗颖、李明航、李震、雷思月、臧梦柯、胡俊秋、李涛
实践地点: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
项目简介:人文学院“青春知行”社会实践团前往湖北红安开展“追寻先烈足迹 挖掘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社会实践,通过拍摄宣传片、视频直播、编辑新媒体推文等方式呈现一堂沉浸式“行走的大思政课”。寻访了“红安大布”非遗传承人—黄珍兰,在七里坪镇的姜家岗,拜访了一位“为红军义守烈士墓六十余载”的老党员—姜能山。
粮工学院健源创新创业团队
团队指导老师:孙美玲、张忠萌
团队学生负责人:龚徐娜
团队队员:刘映露、李怡惠 、熊汪琦、宋旻龙、刘迪昆、金林
实践地点:湖北省武汉市岱家山科技创业城
项目简介:粮工学院健源创新创业团队以“武汉市健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为载体,结合“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进行创业模拟,初步建立一个完善的公司体系。科创园创梦空间初见成效,健源创新创业团开始筹备创建武汉健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将致力于农产品及其副产品和酒类的研发与生产销售,将项目组的技术转化落地。
计信学院“云开筑梦”团队
团队指导老师:王娇
团队队长:张棋
团队成员:胡美玲、王核、田兆龙、程李睿、马娜、郑娴嘉、彭乔、赵明月
实践地点: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燕厦乡
项目简介:计信学院“云开筑梦”团队通过实地调研,短期支教,交谈家访,建立当地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凭借专业知识助力孩子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利用互联网为他们提供长久的帮助。通过对通山县燕厦乡的调研与支教实践,了解乡村教育现状,为乡村教育贡献力量,并协助乡政府开展房屋普查工作。
外国语学院“助力乡村振兴”红色助农调查实践团
团队指导老师:傅丽、程星、黄小雨
团队学生负责人:赵家敏
团队成员:袁亚婷、尹娜、潘宣亓、何诚霖、石晓琴、刘彬、郭恩利、李小林
实践地点:湖北省恩施咸丰县白岩村等地
项目简介:外国语学院“助力乡村振兴”红色助农调查实践团暑期前往恩施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巴东、咸丰、恩施、利川等四个县市的调研活动,共计走访调研了21个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的示范村。在驻村调研中,协助村委筹办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尝试直播带货,为示范村留守儿童捐献图书。
计信学院"梦行千里实践团''
团队指导老师:王祖苗
团队负责人:杜佐盛
团队成员:周磊、朱海鹏、苏春阳、张欣悦、武晓雨、刘天宇
实践地点: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项目简介:计信学院“梦行千里”实践团暑假期间来到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访网格员,了解基层工作,协助处理高速公路“三改”问题,看望独居老人。走近田间地头感受乡村发展,接受五峰电视台记者采访,相关事迹被五峰新闻,青春五峰、桥河网忆、大美仁和、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微博武汉校园、大学生联盟网等媒体报道。
艺术学院“百年传承 从“艺”而终"实践团
团队指导老师:谢开
团队学生负责人:侯添盈
团队成员:刘璟如、周凯文、余浩然、万鑫怡、王雨嫣、程政然
实践地点: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
项目简介:艺术学院“百年传承 从“艺”而终"实践团利用所学技能,对九资河镇手工油面一条街综合景观提升、特色手工油面推广做出设计与宣传方案,致力擦亮罗田这张闪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片,承载美丽乡村的致富梦,保护和传承罗田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活态文化,在体验非遗”魅力的同时,助推民族文化的发展,同时助推乡村振兴。
人文学院“逐梦知行”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团队
团队指导老师:冯姗、万蕾
团队学生负责人:赵延昭
团队成员:张宣、王仕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琳、陈湘、汪楚琳、谢怡钦、王宇宁、涂涵池
实践地点:湖北省十堰市南化塘镇及青曲镇、咸宁市嘉鱼县、宜昌市金家坝村、河北省易县、江苏省淮安市
项目简介:人文学院“逐梦知行”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团队以“互联网+跨高校合作+社会实践”新模式开展实践活动。以知行学院为核心,以家乡为纽带,以发展变革为导向,以经济、文化、教育三大板块为支撑,以文化自信为目的,奔赴各地开展发展成就观察调研活动。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学子开展跨高校合作,支教调研小学教育。
会计学院赴红安感悟红色文化主题实践团队
团队指导老师:廖宗涛、陈兵、陈甜甜
团队学生负责人:尚佳
团队成员:余文文、胡哲琪、郑浏怡、董应香、刘祎桐、谭粤文
实践地点: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 蕲春县
项目简介:会计学院赴红安感悟红色文化主题实践团队开展以“探寻红色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对当地烈士林园,将军故居等进行全面综合的调查研究。在团队实践活动中,紧紧围绕“感悟红色文化 ”这一主题,结合红安地区发展需要,开展宣讲活动。通过此次红色文化之旅进一步坚定同学们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获奖名单
评委们通过活动内容、项目持续性、创新性、项目社会影响以及现场PPT展示和答辩五项综合评分。经过激烈角逐,本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评选活动成绩公布。
一等奖
人文学院“伟德国际1946”暑期实践团
外国语学院“助力乡村振兴”红色助农调查实践团
经济与管理学院"知行梦之队"
艺术学院“艺心向党,青春筑梦”红色实践项目团队
二等奖
人文学院“逐梦知行”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团队
机械学院“点亮科技梦想"团队
人文学院“青春知行”社会实践团
三等奖
粮工学院健源创新创业团队
会计学院“赴红安感悟红色文化主题”实践团队
计信学院“云开筑梦”团队
优秀奖
艺术学院 “百年传承,从‘艺’而终”实践团
计信学院梦行千里实践团
会计学院“紧握文化接力棒,乡村振兴启航程团队”
党群工作部部长 汤姣云为一等奖获奖团队颁奖
学校工会委员会主席 冯斌为二等奖获奖团队颁奖
学生工作部部长 王刚为三等奖获奖团队颁奖
校团委书记 陈欣为优秀奖获奖团队颁奖
此次活动的举行正值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生而逢盛世,青年当有为,青年是引领社会风气的重要力量。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通过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进一步促进学生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民情,将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充分展现出知行学子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能力担当与实践精神。相信知行学子会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属于知行志愿者的青春热情,将“三下乡”精神代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铸就美好品格,成就完满人生。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争做有为的大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