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ctor伟德官网”和“一线的专业课”(七) | 会计学院赴湖北省襄阳市“乡遇非遗 知行筑梦”实践团队
为深入学习贯彻bevictor伟德官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bevictor伟德官网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bevictor伟德官网”和“一线的专业课”,在“奋勇争先、建成支点、谱写新篇”中展现青春作为、贡献青春力量。校团委根据团中央、团省委“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工作要求和学校整体工作部署,以上好“‘bevictor伟德官网’和‘一线的专业课’”,让青春为支点,建设挺膺担当”为主题,按照“聚焦为党育人、把准活动定位、注重工作统筹、坚持求真务实”总体原则,主要从学习宣传bevictor伟德官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文化传承、促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群众、民族团结实践等6方面开展,聚焦学习贯彻bevictor伟德官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引领bevictor伟德官网青年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了解国情、体察社情、感知民情。
校团委于6月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统一定制服装、旗帜、标识,多渠道发布信息,坚持“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工作原则,组建24支校级团队和2支院级团队分赴革命旧址、红色场馆、工业园区、乡镇村社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奔赴湖北十堰、贵州铜仁、安徽安庆、云南文山、贵州遵义等各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足迹遍布5个省18个市地县。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广泛深入基层,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会计学院赴湖北省襄阳市
“乡遇非遗 知行筑梦”实践团队

团队指导老师:陈甜甜
团队学生负责人:裴明菊
团队成员:张妍 张悦熙 张思汝 王灿 杨靖雯 苏歆媛 黄彦源 程安利 聂程 李明坤
实践地点: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王府洲村
前期准备
“乡遇非遗 知行筑梦”实践团队于6月30日在线上召开动员和工作部署会议。指导老师陈甜甜全程参与进行工作指导,指出活动重点与其他必要工作,并强调了安全问题。实践团成员完成了活动分工与活动前期准备。本次会议明确此次社会实践的工作方向与具体安排,进一步鼓舞成员热情。

非遗传承
实践团拜访了老河口木版年画传承人陈洪斌,深入了解学习了老河口木版年画的传承历史与制作工艺,并参观了老河口新艺术馆。

实践团亲身体验了老河口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并从陈师傅口中了解到木版年画的发展困境。团队选择建立“非遗记忆档案”,用文字与影像记录当地非遗——老河口木版年画,帮助该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助力当地文化振兴。
乡村支教
实践团进行为期15天的爱心支教,将非遗文化融入课程中,在孩子们心中埋下非遗种子,助力非遗文化传承与发扬,同时,支教课程注重五育并举,开展了科学实验、爱国教育、劳动教育、手势舞、体育锻炼等课程,并融入团队专业特色,将财务知识以小故事与趣味游戏的形式讲授,启蒙提高孩子们的财商。


实践团成员在支教期间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与家长对支教课程的相关建议,在支教即将结束时,实践团对家长进行采访获取对支教情况的反馈,反馈情况显示,此次支教不仅课程有趣,为孩子们提供了看世界的窗口,鼓励他们探索自身兴趣所在,还减轻了留守儿童暑假期间教育与安全难题。

实践团也在支教过程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真情质朴,坚定了队员们深入基层,投身奉献的决心。

爱心助农
实践团联系当地基层组织,了解学习当地的发展治理模式,为其就教育帮扶与非遗的支持保障工作方面建言献策,助力组织振兴,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实践团走遍了村里的各个角落,切实感受到当地村民幸福指数的提高,认识并学习到基层干部为乡村振兴做出的努力。

实践团为深入了解当地特色,走访当地村民,了解到王府洲的果蔬产业与露营产业两大亮点,亲身下地感受农业采摘,完成对当地的民情、文化调研。


实践团结合非遗文化与当地农业特色,设计文旅路线地图,并运用新媒体平台,为当地剪辑宣传片进行宣传,助力当地文旅发展。
部分团队成员感悟
在三下乡乡村振兴实践中,支教时孩子们眼中的光、非遗传承人指尖的坚守、村委会议室为发展的热烈讨论、利用自然优势与农业优势助力文旅开发的新思路,都让我对乡村振兴有了立体认知。这不是抽象概念,而是教育扶智的温度、文化传承的厚度、治理创新的力度与产业融合的活力共同交织出的图景。脚下沾着泥土,心中沉淀真情,乡村振兴需要青春力量扎根大地,我希望用实干让每个角落都焕发新生机。
——裴明菊
两周王府洲支教,是一场温暖又珍贵的旅程。初到时被孩子们的热情打动,课堂上他们求知若渴,课余一起做手工、聊梦想。家访时感受到质朴的情谊,离别时孩子们的纸条与画作满是不舍。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支教是双向成长,他们教会我教育的温度与纯粹 。
——张妍
在王府洲的两周时间,让我切实地体会到教育传承与文化守护的意义。支教时,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渴望知识的眼神,让我感受到乡村教育的温度与责任;学习木版年画时,一刀一划间领悟到非遗传承的匠心与坚守。这片土地不仅教会我脚踏实地,更让我明白乡村振兴需要青年人的担当。我们用课堂播撒希望的种子,以行动守护传统文化的根脉。这段经历让我懂得,真正的成长在于将所学回馈社会,让青春在乡土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张悦熙
两周支教时光匆匆,却在我心里刻下深深印记。孩子们眼里的光,是最纯粹的星辰。从备课的手忙脚乱到课堂上的默契互动,从初见的羞涩到离别时的拥抱,我读懂了教育的温度。原来付出真心,收获的是双倍的温暖与成长。这段经历教会我:微小的陪伴,也能点亮希望。
——李明坤
要说三下乡,不能只说三下乡,要说清新的空气、甜美的笑容、拍摄的照片、小朋友们的欢乐、村民们的友善、伙伴们的陪伴。从农村中来,到农村中去,为期半个月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到此就告一段落了。都说一次三下乡一生下乡情,半个月的点点滴滴汇聚成汪洋大海这段旅程见证着我们的快乐、心酸、付出和收获,我们没有怨言,只有无怨无悔的自豪。
在支教过程中,我遇见了一群稚嫩的小朋友,他们的行为映射着小时候的我们,那种阳光开朗、天真活泼、无忧无虑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也很庆幸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
——王灿
此次“三下乡”是一场融合非遗传承、乡村支教与爱心助农的实践,是青春与乡土的深度对话。实践团用脚步丈量乡土,把非遗传承的文化根脉、教育帮扶的责任担当、助农实践的专业思考,融入青春成长轨迹。
实践团成员将继续带着这份在乡土课堂收获的热忱与力量,继续以行践知。在非遗传承的坚守中创新,在乡村振兴的浪潮里奋进,用青春续写“乡遇”的温暖故事,以知行筑牢逐梦的坚实阶梯,让非遗之美、乡土之兴,在青春奔赴中绽放更亮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