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ctor伟德官网”和“一线的专业课”(十五)| 艺术学院赴贵州省铜仁市“艺心向党 青春筑梦”实践团
为深入学习贯彻bevictor伟德官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bevictor伟德官网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bevictor伟德官网”和“一线的专业课”,在“奋勇争先、建成支点、谱写新篇”中展现青春作为、贡献青春力量。校团委根据团中央、团省委“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工作要求和学校整体工作部署,以上好“‘bevictor伟德官网’和‘一线的专业课’”,让青春为支点,建设挺膺担当”为主题,按照“聚焦为党育人、把准活动定位、注重工作统筹、坚持求真务实”总体原则,主要从学习宣传bevictor伟德官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文化传承、促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群众、民族团结实践等6方面开展,聚焦学习贯彻bevictor伟德官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引领bevictor伟德官网青年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了解国情、体察社情、感知民情。
校团委于6月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统一定制服装、旗帜、标识,多渠道发布信息,坚持“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工作原则,组建24支校级团队和2支院级团队分赴革命旧址、红色场馆、工业园区、乡镇村社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奔赴湖北十堰、贵州铜仁、安徽安庆、云南文山、贵州遵义等各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足迹遍布5个省18个市地县。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广泛深入基层,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艺术学院赴贵州省铜仁市
“艺心向党 青春筑梦”实践团
团队指导老师:路琛、李琨、赵媛媛、易凤霞
团队学生负责人:靳良晨
团队成员:高著钱、蔡梦婷、徐畅、臧佳韵、许丛娣、李纯惠子、贺希琳、游家武、沈宇梁、杨仪卓、徐杨、周正海、时雪利
实践地点: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
实践内容


“艺心向党 青春筑梦”实践团作为全国首批党建样板支部创建单位,以党建为根本引领,融合艺术专业优势与乡村需求。实践期间,团队赴贵州松桃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在非遗传承、美育支教、乡村振兴及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等维度留下扎实足迹,彰显党建力量。
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驱动力,经两个月系统筹备,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党支部秉持“需求导向”,与松桃当地多部门深度对接,明确非遗传承、美育支教、生态保护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四大核心任务,确保实践方向与乡村发展需求同频共振。此外,组织师生专题研学当地历史文化、教育现状及乡村振兴政策,重点聚焦红色革命历史,夯实“党建引领 + 志愿实践”融合根基。
推普先行筑根基
语言桥梁促振兴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是实践团的核心任务之一,贯穿实践全程。实践前期,团队通过与当地部门和社区组织等单位多方沟通,充分了解松桃苗族自治县在语言交流方面的需求,认识到推广普通话对促进民族交流、助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实践团制定了详细的推普计划,包括开设普通话培训班、组织语言交流活动、发放学习资料等,旨在提升当地居民的语言能力,打破沟通障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确保推普工作精准有效。

团队在中南门古城开展普通话使用情况调研,以走访和问卷形式,与当地居民、游客深入交流,掌握不同群体普通话使用场景与频率,为推普工作提供依据。


团队在松桃多地设立“红色推普角”,通过发手册、现场答疑普及普通话。在“七彩假期”托管班开设“讲好普通话”主题课程,对比苗语与普通话差异,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趣味中提升发音与应用能力,增强交流自信。团队还深入团山社区调研,关注老人方言交流及儿童语言学习关键期问题,收集资料为制定推广方案提供支撑,以语言促民族交融、助乡村振兴。
七彩假期育童心
美育浸润助成长

为响应国家关于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深化素质教育的政策导向,实践团立足松桃苗族自治县青少年成长需求,依托九江中学、天龙湖小学、团山社区等阵地,精心策划并启动 “七彩假期” 暑期托管班。

在非遗文化融合类课程中,团队开展民族符号书法、苗族刺绣及油纸伞绘制等课程,引导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感悟苗汉文化交融,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红色美育类课程中,团队运用剪纸、绘画、粘土等艺术形式诠释革命精神,如 “信心筑梦 薪火相传” 活动,实现地方民族元素与红色文化有机融合。

在自然实践类课程中,团队延伸乡村振兴要求,以植物拓印、农耕科普(花生种植)传递生态保护理念,阐释农耕智慧,激发学生乡土情怀。

安全护航方面,实践团每日护送学生至公交站点,同时开设防溺水安全教育宣讲、防诈骗宣讲、禁毒宣讲等宣讲课堂,通过案例讲解、准则演示以及趣味问答等筑牢安全防线,让学生在安全、欢乐的氛围中收获知识与成长。
多元实践显担当
服务基层献青春

实践团在扎实推进美育支教、推普兴乡、非遗传承等核心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服务维度,全方位、多领域开展多项社会实践服务。红色文化研学中,团队赴铜仁市图书馆追溯革命先辈足迹,探究红色文献与民族剪纸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在世昌广场、松桃石梁村探访红色遗址,梳理革命脉络,在革命标语墙下重温入党誓词,传承红色基因。

非遗传承调研中,实践团走访团山社区 “蝴蝶妈妈” 苗绣文化坊及苗族文化陈列馆,向非遗传承人及当地负责人请教 “打籽绣”“辫绣” 等技法,记录纹样中的苗族迁徙史与图腾内涵,系统学习苗族文化渊源与艺术特色,为教学创作积累非遗素材。


在社会服务方面,团队创新采用情景剧、小游戏等形式,开展反诈、防溺水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承户外推普活动,提升居民安全防范意识及生活意趣;联合松桃县气象局构建 “党建联建 + 科普惠民” 体系,通过科普宣传、场馆体验普及气象知识,提升公众防灾减灾能力。


团队参与松桃村晚秩序维护,以采访苗族居民的形式了解当地特色文化,促进民族交流。此外,团队响应 “数商兴农” 政策,联合当地企业开展 “青耘中国” 直播助农活动,推介特色农产品,拓宽销路;协同地方护河力量开展松江河垃圾清洁行动,科普长江文化,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多元实践彰显青年担当。
部分团队成员感悟
本次以“艺心向党 青春筑梦”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历时14天,实践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开展红色研学传承红色基因、实施美育支教助力青少年成长、推进文化调研促进民族交融、投身社会服务赋能乡村振兴等系列举措,将艺术专业优势与基层实际需求深度结合,取得显著成效。
实践团以实际行动践行“认知践行”校训精神,用青春力量深耕苗乡大地,以专业服务助力地方发展,在乡村振兴与民族交融的实践中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未来,团队将持续秉持“党建红引领艺术美”核心理念,深化校地协同合作,推动青春力量在基层一线持续发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青春智慧与力量。